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6月2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向全国发表视频讲话时说:“我们已经根除了伊朗的核计划。若任何人试图重建该计划,我们将以同样的决心和力度阻止任何这种企图。伊朗不会拥有核武器。”
这段话表明了内塔尼亚胡的战争野心:只要伊朗试图继续造核武器,以色列还会向轰炸伊朗。
这至少表明以色列在经历了12天战争后,已经掌握了轰炸伊朗核设施和重要目标的基本打法。
以色列面对伊朗一直颇为心虚,或许认为伊朗有能力对以色列构成重大伤害。但这次交手似乎强化了以色列压制伊朗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在真正大规模交手之前并不存在。
战争不是游戏,是国之大事,无论信心有多强,如果实战交手不能赢得胜利,那所谓的信心就是嘴硬而已。
伊朗面对以色列这种强敌,似乎一直认为以色列并非邻国,无法奈何伊朗,仿佛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多年以来惰于提升国土防空。这次伊朗吃了大亏,最大的短板莫过于1970年代的空军战机。
实际上,对于伊朗真实军事实力,本人在2024年伊朗驻叙利亚领事馆被以色列导弹打击,伊朗发射导弹和无人机报复行动后已经有了结论。
参考阅读:
面对美国以色列,伊朗的唯一选择!
那次袭击伊朗发射了总量300多枚(架)导弹和无人机,只有7枚高超音速导弹突防成功。
实战已经检验了以色列的国土防空体系足以防御巡航导弹和无人机这样的慢速目标。要想突破防御系统,只能用几倍音速的弹道导弹。
在这样的前提下,伊朗与以色列长期斗争的最佳策略其实不是导弹攻击,而是充分利用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叙利亚、黎巴嫩、哈马斯等亲伊朗的武装组织。这种策略既可以长期拖住以色列,还能不断消耗以色列的战争资源,为伊朗提升本国武装力量创造时间窗口。
但是,2024年下半年,哈马斯头号人物哈尼亚、黎巴嫩真主党纳斯鲁拉在内的高层团灭、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垮台,一系列重大战略失败表明伊朗的什叶派抵抗之弧事实上被瓦解了。
伊朗与以色列之间原本隔着诸多小弟,忽然变成直接面对以色列。叙利亚反对派上台后的新政权直接将伊朗视为敌人,为以色列空军空袭伊朗打开了空中通道。
这意味着伊朗面对以色列已经敞开了怀抱,只能敌人肆意蹂躏。
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轻松得手,表明伊朗无论在地缘战略还是在战争实践方面都落入下风。
这个问题有伊朗客观实力受限的因素,但是伊朗执政集团主观能动性不足才是根本原因。
简单说,伊朗最大的问题就是斗争不坚决,投降不彻底。首鼠两端是面对强敌的大忌。
经历了短暂的交手,伊朗损失惨重。
美国以色列似乎实现了目标,但似乎又没有实现。
到底谁赢谁输,很多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在本轮以伊冲突中,伊朗共向以色列发射了500至550枚弹道导弹及1000多架无人机,造成以方28人死亡,并使以色列本土数十处设施遭到破坏,数百所房屋受损。两架以色列空军无人机被伊朗防空系统击落。伊朗宣称击落了6架F35隐身战斗机,实际上自始至终没有公布证据。
在美国以色列的轰炸下,伊朗的纳坦兹、伊斯法罕、福尔多三大核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但破坏程度尚不清楚,浓缩铀储备是否受损也尚不清楚。
以色列还袭击了数十处与伊朗核计划相关的其他设施,包括位于德黑兰的核指挥部和离心机生产设施,杀害了15名伊朗高级核科学家。
在空袭中,以色列空军摧毁了伊朗约65%的弹道导弹发射器以及800至1000枚弹道导弹。伊朗西部所有导弹部队均被解除武装,火力转向伊朗中部和东部。以色列方面宣称,伊朗超过80%的防空能力被摧毁。
伊朗导弹对以色列的杀伤到底有多大,在以色列刻意封锁下不得而知。
不过,在战争中两个国家谁更悲催呢?
按照规律推算,显然丧失国土制空权的国家会更惨。
本人认为,不管伊朗被摧毁了多少重要建筑设施,被暗杀了多少重要人物和科学家。这次战争中伊朗的核设备以及浓缩铀没有被完全摧毁,给伊朗留下了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这就意味着伊朗没有彻底失败,美国和以色列没有彻底胜利。
但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伊朗会继续发展核武器。
如果伊朗根本不发展核武器,即使留下了浓缩铀又有什么用呢?
难道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有嘴硬的资本吗?
伊朗的问题不在于制度,而是立场的选择。
伊朗执政集团一直执迷于恢复和美国欧洲的外交关系,但一直未能如愿。
哈梅内伊集团一厢情愿认为伊朗能够成为西方的平等朋友,却不明白犹太资本彻底控制中东的野心有多偏执。
许多年来,伊朗一直面对美国和以色列攻击和制裁,伊朗一直没有向中俄提出引进先进的军事装备,只是偶尔进行联合军演。
在这期间,伊朗时不时与欧洲接洽,试图利用欧洲影响美国,最终屡屡被骗。
一直没有想明白伊朗的国家战略定位,这才是伊朗惨遭痛打的原因。
兴盛网-可查的实盘配资公司-正规的配资平台-配资平台资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